把世锦赛当成练兵场来办事,显然是一种昏招。这支队伍正处在快速的青春化阶段,三分之二的球员不过二十岁上下,核心职责的担当者却还缺乏在世界大赛中的稳定经验。结果很清晰:世锦赛上输给法国,成为中国女排近四分之三的世锦赛历史中,首次被锁在八强门外的尴尬记录。
在这层意义上,世锦赛的失利早已不只是单纯的输赢问题,而是对选拔思路的一次严厉提醒。紧接着,泰国之战的失利又让舆论聚焦到吴梦洁、庄宇珊两名球员的表现,普遍被指在关键时刻暴露出硬仗前的短板与不稳定性。
然而,许多人忽略了一个关键环节——二传的结构性短板同样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,这一点几乎无人能否认。比赛中,原本状态不错的小二传张籽萱,在压力叠加的生死战里显现出明显的波动,场上心理起伏明显,传球精准度下降,动作也出现了走样。想象一个只有16岁的孩子,在这样关乎八强命运的时刻承担如此重任,现实便显得不现实——本应由大人来承受的担子,落在了仍在成长中的她肩上,她能否顶得住?
展开剩余48%赵勇看到了张籽萱的场上变化,果断采取补救措施,安排替补二传殷小岚上场试图扭转局势。但殷小岚一上场便显得更为紧张,未能撑起局面。无奈之下,球队只能让张籽萱重新回到首发位置。
如此在世界级赛事里,竟然带去两名连国内联赛都很难立足的新人成为核心,这种做法无疑是极大的风险。把世锦赛当作磨炼兵力的场所,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。世界女排联赛的用兵练兵意义,可以理解,但把世锦赛当成练兵场,确是一记昏招。
相比之下,国内二传的储备其实并不匮乏。许晓婷、孙燕、解盛钰等人都在女超有着丰富的实战经历,年龄也都不大,其中解盛钰才22岁,许晓婷更是已经被蔡斌重点培养两年之久。去年国内联赛中,这些二传手的个人数据往往位列前五,实战能力可见一斑。可惜的是,高手并非不在,只是没有得到足够的机会去证明自己;而这次却把“新人担纲”作为世锦赛的主轴,结果显然吃亏在所难免,代价之大,也让人心疼。
总结起来,这次的教训并非简单的输赢问题,而是一场关于用兵理念的深刻对话。若要在今后的国际赛场上立于不败之地,必须以成熟稳定的二传配置为底盘,让新人成长在更可控的环境中逐步接棒,而非把世界级的重量直接交给尚未完全站稳的年轻人。
发布于:福建省赢赢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